发布日期:2024-08-09 10:50 点击次数:79
今日,CRO板块开盘即重挫,业内普遍认为,这与药明生物(02269.HK)早晨发布的一份《业务更新》文件有直接关系,该文件直指CRO行业近一两年或迎来低迷周期,不仅让众多CRO行业人士纷纷侧目,也带崩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信心。
专家告诉财联社记者,CRO板块从年初开始逐步步入下行周期,是已经呈现出来的走势,从各大CRO上市公司的财报中就可以察觉到端倪,生物医药企业融资放缓,企业研发需求不振导致整个板块开始与两位数的增长说再见,二级市场的走势自然就不乐观。而在未来的低潮期,整个CRO板块或将迎来变革期,“从为Biotech服务转变为主要为大药企服务”的风向已经吹起。
整体收入不及预期再次带崩CRO
今日的CRO板块,迎来了开局即闪崩,药明生物在港股大跌近24%临时停牌,康龙化成(03759.HK)、凯莱英(06821.HK)等在港股皆大跌超10%。
凯莱英证券部告诉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财联社记者,公司近期经营和业务没有重大变化,所以我们也不清楚今天大跌的原因,或许有友商的因素,但这不是公司的立场。
行业普遍认为,今天的CRO板块的“跳水”的主因,或是CRO千亿巨头药明生物于晨间在其官网发布的一份《药明生物业务更新》文件。
药明生物在该文件中调低了业绩预测:随着新冠相关业务收入的快速下降,公司整体增长(包括新冠疫情高基数)将达不到最初目标。具体而言,主要预期药物开发(D)营收下降18%—20%,生产(M)营收下降15%—18%。药物开发业务端收入增速低于预期,主要由于在下行周期中公司2023年目标新增120个项目显然过于激进;生物技术融资放缓导致新增项目减少,比去年减少40个新项目意味着减少约3亿美元收入。
“从今年年初开始,CRO板块进入下行周期已经是事实与未来趋势。”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作为国内CRO板块千亿龙头,药明生物的经营状况,也被诸多投资者认为是板块景气度的“晴雨表”,一旦药明生物都开始明着说悲观了,二级市场自然也不会乐观。
鲸平台智库专家、财经评论员郭施亮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CRO板块今天的大跌与市场预期有关,前几年创新药市场前景广阔,市场给予几家创新药巨头比较好的估值定价,后来业绩增速开始放缓,市场估值定价大幅下降。同时,对部分创新药对外部市场依赖度高,一旦面临海外市场订单下降压力,业绩波动会加剧。
事实上,这不是药明生物第一次出来当“乌鸦嘴”带崩板块了。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药明生物CEO陈智胜在某个场合对外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新签25个项目,低于往年四五十个项目的预期水平,其中中国项目占比不足两成。对于不及预期的表现,陈智胜解释称,“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全球创新药投融资减少,对公司早期项目数影响很大。公司市场份额并未减少,只是客户资金紧张,导致签单周期拉长。”
当时陈智胜的相关言论一出,CRO板块应声探底,而今天的业务更新文件,成为药明生物年内第二次带崩板块的导火索。
据药明生物财报,2022年,药明生物收益152.69亿元,同比增长48.4%;毛利67.24亿元,同比增长39.2%。2023上半年,药明生物收入同比增加17.8%至84.9亿元,毛利同比增加4.3%至35.6亿元。在今天最新业绩预期发布之前,药明生物多次对外表示,2023年以及未来三年的业绩增速目标约为30%。
此前,财联社记者统计,2023H1的CRO企业成绩,多数好于预期,其中,四分之三以上CRO上市企业营收同比增长为正,过半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为正。当时业内专家普遍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不要对CRO行业中期成绩太乐观,CRO行业订单相对具有更好的长期性,目前释放的业绩,更多地是依托于之前(承接的)订单的“兑现”。
凯莱英证券部告诉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财联社记者,目前公司认为,受全球和国内投融资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此前大订单的周期原因,公司今年业绩或会出现一些变化。但由于公司八成以上业务是在海外,海外的投融资气候变化和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欲望回暖较国内更明显,公司业绩剔除此前大订单之后变化不会特别大。
“万物皆有周期,创新药乃至CRO也不例外。”郭施亮对财联社记者表示,CRO板块处于低潮期,一方面与业绩增速预期有关,另一方面与市场环境低迷有一定联系性。此外,外部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对海外业务占比高的创新药企业构成较大的影响。
转型之风已经吹起,向有钱的大企业靠拢
得益于中国国内创新药监管和资本的改革,创新药研发持续增加、研发外包渗透率提升以及海外研发生产持续向国内转移,在内外需共振的情况下,我国CRO行业出现了数年的黄金发展期。
“但从2021年第四季度后,全球经济下行对创新药高投入高风险赛道的挤兑,全球创新药投融资减少,国内创新药行业也进入挤泡沫阶段,叠加抗疫情药物及疫苗需求减少,国内CRO行业从高速增长期开始回归常态增长期。”深圳前海锐锋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基金经理赖传亮对财联社记者如此概括当前CRO行业的整体态势。
这也与药明生物的行业预测趋于一致。药明生物在上述文件中也提到,受生物技术融资影响,行业在未来两年预期个位数增长。
“具体而言,国内研发需求不振,CRO巨头的业绩表现更多地会依赖其海内外大公司的合同。”赵衡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而正因为海内外大公司的业务依赖,未来一段低潮期内,国内的CRO行业也将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型,也就是“从为biotech服务转变为主要为大药企服务”。
CRO未来业绩增长的源头是海内外大企业?这其实可以从国内外相关上市公司半年报中可以得到印证。
海外大型医药企业中,罗氏2023H1制药业务收入226.81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8%,研发投入64.49亿瑞士法郎,同比增加8%。阿斯利康2023年H1收入219.61亿美元(扣除新冠产品),同比增长12%,研发投入52.78亿美元,同比增长13%;国内大型医药企业中,石药集团(01093.HK)2023年上半年营收160.8亿元,同比增长3.01%,研发投入23.04亿元同比增长22.29%,恒瑞医药(600276.SH)2023年上半年营收111.68亿元,同比增长9.19%,研发投入23.31亿元,同比增长6.73%。
有一位CXO行业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近期来公司询单的国外客户明显增加。
但CRO行业另一大主要金主——Biotech企业过去2年的日子不太好过。据动脉网数据,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生物医药融资事件数为400件,总额为1561.78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生物医药融资事件数为128件,总额为165.99亿元。2023年Q3的中国生物医药融资事件数较去年同期下降24%,融资总额较去年同期减少了一半。
“大企业有钱投入研发,中小的Biotech没钱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所以,向三星生物的业务模式学习,药明生物们已经开始逐步开始‘与大企业绑定’了,其他的CRO企业在接下来的低潮期或会跟进,毕竟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赵衡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但是,中小型的CRO企业就难捱了十大炒股杠杆平台,因为大企业的合作也是有实力门槛的。”赵衡最后补充道。
Powered by 股票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如何开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